食源性疾病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这些小小微生物污染食物的后果。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自然界中常见的致病性微生物之一--致泻性大肠杆菌。

一、致泄性大肠杆菌是谁?
大多数大肠杆菌无害,但有一部分能引起人类腹泻,这些大肠杆菌被称为致泻性大肠杆菌。世界公认的致泻性大肠杆菌主要有5种,其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:H7是它们中最臭名远扬的。
二、致泻性大肠杆菌在哪?
致泻性大肠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,常见的污染食品为:肉和肉制品、奶和奶制品,蛋和蛋制品、蔬菜、水果和饮料等,工厂、学校的集体食堂是它最常见的“作案地点”,冷荤凉菜常常是它的藏身之处。
三、致泻性大肠杆菌的危害是什么?
常见症状包括水样便、腹痛、恶心、发热、类便中有少量粘液和血等,婴幼儿多表现为2周以上的持续性腹泻。对于危害较大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(例如大肠杆菌O157:H7),人感染大约4-9天后发病,常有突发性的腹部痉挛,有时类似于阑尾炎的疼痛,并由水样便转为血性腹泻,继而发展为浴血性尿毒综合征等并发症,病情严重者甚至会死亡。
四、我们应该怎么做?
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,我们应当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“食品安全五要点”:
1.保持清洁;2.生熟分开;3.烧熟煮透;4.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;5.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。
五、我校食堂是怎么预防大肠杆菌的?
学校食堂的原材料都是由市教委规定或学校统一招标的、具有合法合规资质的供应商供货的,每一批原材料都有产品合格证明,经过严格的进货查验才会进入食堂。食堂遵循标准图示法管理模式,所有工用器具都根据其性质和种类分工用具,确保生熟食品不交叉污染。烹饪食物时保证菜品烧熟煮透,菜品的中心温度达到70℃以上。另外食品的保存也讲究,我们所有食材都是根据其储存要求进行保存的,比如说原材料分库分类分架;半成品、成品等进冰箱封膜加盖;对餐具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,定期对餐具进行大肠杆菌检测等,大大避免了因大肠杆菌造成疾病传播的机会。

供应商资质齐全


原材料分类分架存放


标准图示法加工模式

原材料按标识存放


餐具大肠杆菌和阴离子检测合格报告


冰箱内食材封膜加盖

售卖人员穿戴整齐,佩戴一次性口罩、手套等

食品留样柜
当然了,避免食源性疾病,光我们努力还不够,同学们也一定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,注意个人卫生,不去没有资质的路边摊购买食物哦!
以上内容部分来源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网